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关于“痴贪嗔阵容”的知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贪、嗔、痴、妒、慢、疑。
一为贪,“贪”往往是与财、利联系在一起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二为嗔,它是无名业火,一旦动怒,人最容易头脑发热,在现代管理学中有句名言,我认为和家庭,夫妻关系都有借鉴的一句话:当你愤怒时,不要做任何决定。
三为痴,“痴”本来用在这里的意思是“痴迷和沉醉”,分析起来应该客观看待文人的“痴”和现代人的“沉醉”,文人的“痴”在红楼梦中表现为金陵十二钗、黛玉等才女诗词歌赋和荡舟吟荷的奢靡,在《西厢记》和《牡丹亭》又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坚贞和执着。
四为妒,“妒”会令人乱性,原来的姐妹可以成为老死不相往来的仇敌,妒忌在这个世界上产生了无数的小人与滋生了无边的罪恶,因为她的弊害是如此的显而易见,不用费太多笔墨,各位都可以理解为何要修身养性,以兄弟姐妹的感情面对别人,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面对人生各种遭遇。
五为慢,“慢”在此我的理解为“傲慢”,也是为人处世的谦和态度,佛家讲究慈悲为怀。
六为疑,“疑”在六恼中排在“慢”之后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傲慢我们无法“从善如流,察纳雅言”,因为傲慢我们无法体会和得到别人的帮助,因为别人即使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也有可能被我们拒绝。
什么是佛教中的贪憎痴毒病?
贪:就是对声色名利等一切于六根处引发愉悦的事物或状态 爱恋不舍。
嗔:心胸狭隘对自我很执著,容易被激怒。
痴:就是不知道什么是贪嗔痴的原因,不了解贪嗔痴发生作用的方式和过程,不能有效控制自己,不能从贪嗔痴的状态醒悟过来,知道有脱离贪嗔痴的方法而不去学习也是痴的表现。
故起贪嗔痴,造作诸恶业的解释
《华严经》云:”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贪:指贪婪、贪欲,嗔是生气恼怒的意思,痴指痴情,陷入情网,失魂落魄。
句子的意思是:因为贪嗔痴这三个人性的弱点,造成了诸多灾祸。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施贪峥痴,从声语意知所生,我今一切皆忏悔是什么意思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我今一切皆忏悔”
在过往的人生岁月里和过去无始劫来轮转于六道轮回担当不同角色的时间里,我们所造作的一切(身语意)罪业,都是因为对于贪婪、嗔恚(杀心、脾气暴躁)、愚痴(不分善恶、是非)有自己错误的理解和认知造成的。现在知道从身体(杀、盗、*)、言语(恶口、两舌、妄语、绮语)、意念(贪、嗔、痴)三个角度停止一切不善的造作,同时发真诚心悔过以往已经知道的和早已忘记的一切不善业行。
阿弥陀佛
一切皆因贪嗔痴,心亦灭时罪亦亡,是什么经
这是《佛教念诵集》忏悔偈上的经文,寺院的早晚课中有这个忏悔偈: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
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
是则名为真忏悔。
好了,关于“痴贪嗔阵容”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痴贪嗔阵容”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