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全军冲击阵容搭配攻略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陆抗形兵
前锋:孙策,愈战愈勇+掠敌之力/疾击其后/攻其不备,加点就点全攻击。
中军:孙权,落雷/迷阵/安抚军心/鼎足江东/养精蓄锐/三军之众/河内世泽,加点就全点谋略。
大营:陆抗,兵无常势/安抚军心/重整大旗/援兵密策/落雷/迷阵。加点也是全谋略。
现在甘宁的吴形兵发挥不是很稳定,怕控并且谋略不是很高,生存的环境不稳定,这里考虑到用陆抗取代甘宁,来组成形兵队列,会更稳定一些,这样孙策的攻击距离+1,而放大营能够保证自己的血量,孙权在中军能够获得一个先手,而孙策前锋获得一个减伤的效果。
二、陆抗周泰队
这里,由于西陵克晋这个战法的伤害,是有被施加了这个战法的友军自身的属性决定的,而这一点可以说和周泰的契合度是很高的,战斗中的周泰的属性越高,那么到后面的周泰在执行西陵克晋这个战法的时候,就能够输出非常可怕的伤害。
而这个队伍中的其他人选很多,像刘备、甄洛、张机、蔡文姬这些能够提供续航能力的人物就是非常的不错的,像陆逊这种能够不伤害的人物,也是一种选择。
而周泰的战法可以选择的有:道行险阻/兼弱攻昧/犄角之势/回马/鼎足江东/全军突击
而陆抗和队伍中的另一个人就主要是用来辅助周泰的了,所以在战法上,可以选择多带一些辅助战法,包括但不限于:落雷/迷阵/河内世泽/安抚军心/避其锋芒/无心恋战/合流
三、陆抗马超队
马超在执行西陵克晋战法的时候,是会受到血溅黄沙的120%的伤害加成的,所有陆抗配上马超也是一个不错的队伍搭配。
扩展资料:
陆抗作为一个谋略型武将,拥有较好的攻击和防御成长。其自带战法西陵克晋,作为八回合有效的指挥战法,每回合有40%的概率使我军攻击最高和谋略最高的武将,分别发动一次物理和策略攻击,同时各自恢复一定兵力。这样高概率、不受控制的伤害回复战法,可以说是十分强劲!
陆抗的自带战法西陵克晋,会使我军攻击和谋略最高的武将发动攻击,并恢复兵力。但是40%的概率不算太高,搭配草木皆兵可以更好地保护前锋和中军。
率土之滨马超队怎么配 马超正确的阵容搭配
率土之滨 五星马超怎么样?率土之滨马超队怎么配?下面我就给大家带来马超属性战法分析,并分享马超正确的阵容搭配。
武将属性:
马超的攻击成长出色,可以依靠普攻打出更多输出;1.84的防御成长使得他可以胜任前锋位;谋略成长较低,因此比较惧怕法系武将的输出;加点方面,推荐全加攻击属性。
自带战法:
马超自带战法为血溅黄砂,满级战法可以使自身攻击伤害提高120%,代价是无法发动主动战法。
血溅黄砂作为相当少见的被动加成型战法,虽然限制了马超佩戴主动战法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战法加成强力,优先级高,使得马超一直都是菜刀队的核心人物之一。
一方面,加成的目标为攻击伤害,涵盖普通攻击、追击、分兵等物理系伤害,范围比较广;另一方面,由于被动型加成可以与指挥型、主动型加成叠加,使得马超在搭配全军突击等战法时爆发能力惊人。
不过马超并非仅有菜刀一种搭配,前锋回马型马超是相当高性价比的用法。另外还可以剑走偏锋,搭配疏数、陆抗的西陵克晋等战法,最大化发挥血溅黄砂的威力。
拆解战法:
马超的拆解战法为先驱突击,可以使武将在战斗开始后前两回合进行两次普攻。
先驱突击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战法,由于生效时间仅为前2回合,比较被战必断金克制。不过先驱突击与自带洞察的四星甘宁相当契合,配合神兵天降可以组成性价比极高的碰瓷队。
阵容搭配:
曹纯:长兵方阵+反击之策
马超:怯心夺志+疾击其后
张辽:攻其不备+全军突击
率土之滨什么阵容强_率土之滨法正混骑阵容详细教学
率土之滨中的战斗核心便是阵容与战法,很多玩家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敌我阵容相同,对方的队伍强力无比,而我的往往是武勋宝宝呢?其实,除去星级、级别等因素,最重要的就是战法的选择和搭配的思路,即使同样的三个武将,阵容搭配的效果也是天壤之别。小编今天就主要为大家介绍一下,以法正混骑阵容为例,讲解下如何利用同样的三个武将,搭配出效果不同的阵容。
阵容配置
首先,来看一支队伍的配置:
图中队伍就是目前比较盛行的混骑队,荀彧能够克制许多恢复类队伍;蜀关羽的自带战法可以克制敌方主动战法,再加上其优越的速度属性,进一步加强了控制效果;法正的存在提高了其他两个武将自带战法的触发几率,同时有75%几率减少战法一回合的准备时间。
蜀关羽和法正转铁骑兵,保障了生存能力,荀彧转轻骑兵,主要为了增加其伤害。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该队在遇到带有先手控制或者两回合硬控的队伍时,会处于不利局面。而面对不需要主动战法的菜刀队以及蜀智等复合型伤害和带有指挥控制战法的队伍时,也会显得比较棘手。
分析了该队的整体情况后,我们来看看,为了优化当前的阵容效果,在战场上对于该队都有哪些变种的搭配思路。
变种队伍一
这一队中的三个武将兵种全部转为轻骑兵,轻骑兵的两回合先手效果加上骑兵优秀的速度属性,保障了在受到反计之策后的第二回合,友军能够优先发动战法。
同时,该队伍加点时应注意蜀关羽和荀彧的速度要快于法正,这样才能使两个武将在第一回合被控后,第二回合能够优先发动战法。
同时草木皆兵和兵无常势的加入保证了队伍的输出和生存能力;战必断金使该队在面对菜刀队有一战之力;全军突击的加入则在增加伤害的同时,能够应对敌方两回合的硬控。
变种队伍二
这一队的战法配置就不必多言了,标准的搭配模式,有增减伤战法、有高输出战法、同时还有谋定后动配合法正。
属性加点方面,法正要全速度加点。全速度加点的目的很明确,首先锋矢比较依靠速度加成,而且该队需要法正的速度领先于蜀关羽和荀彧。
该队的兵种转换也很有特点,荀彧转重骑兵,蜀关羽和法正转铁骑兵。这也反映该队的主要思路是为了应对战场中的爷爷队和步兵队,而在面对菜刀队等爆发型队伍就会稍显劣势。
变种队伍三
很多玩家看到这一配置时会有疑问,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五红荀彧场均输出13000+、蜀关羽10000+,再加上一些零散的输出,一场战斗下来,该队能打出25000左右的输出。加上有荀彧的存在,该队也并不惧怕敌方的高额回复。
战必断金为什么由大营佩戴?那是因为如今菜刀队普遍是马超位于中军,战必断金放在大营可以封到敌方马超。
如果敌方马超配备枭雄,则会缺少一个强力输出战法。同时,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张辽在菜刀队中也是一个输出主力,大营荀彧佩戴战必断金虽然缺少了一个输出战法,但是限制了在战场上遇到的菜刀队,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中军法正的反计之策则可以限制敌方法伤武将,再加上高速蜀关羽的存在,可以有效限制大部分法伤队。
由上面可以看到,同样的三个武将,运用不同的思路,配置出的阵容也是各有特点,这就是搭配的乐趣所在。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配将思路,欢迎讨论。
率土之滨关羽混搭骑兵队阵容搭配
率土之滨关羽混搭骑兵队如何搭配阵容?关羽作为蜀阵营中给力的猛将,一直是很多玩家所喜爱的。随着版本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武将登场,这样和关羽搭配的武将也就越来越多,今天我们来看看率土之滨关羽混搭骑兵队的阵容搭配。
除了已经被开发过的蜀形兵队之外,笔者这次给大家带来了三支强力的蜀关羽队伍,各位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战法和武将,选择适合自己的搭配方式。
属性与战法分析:
蜀关羽是征服赛季的武将,赛季初玩家可以从赛季征服卡包或赛季名将包中获取,在EX卡包
群雄割据
消失之后,也可以在名将卡包中抽到。
蜀关羽的整体属性非常突出。虽然谋略成长不算很高,但其初始谋略不低,所以影响不会很大;防御稍低,作为前锋的话,效果可能不够理想;速度很快,1.81的成长在面对大部分骑兵时均能占据优势。
技能方面,简单来说就是:3目标的群体伤害,加上1回合犹豫的群体控制。统率值为3,相比同等档次的武将而言,算是比较低的了。
下面笔者将推荐三支混搭骑兵队,他们均可担任主力,即使在争斗激烈的新征服战场,依然能够所向披靡,希望可以为大家带来帮助。
阵容推荐:
法正+关羽+蔡文姬阵容搭配:
第一队为法正、关羽和蔡文姬搭配的混搭骑兵队,法正前锋转铁骑兵,关羽中军转轻骑兵,蔡文姬大营转弓骑兵,战法搭配如下:
法正:战必断金+草木皆兵
关羽:雄兵破敌+武锋
蔡文姬:增援+全军突击
部分技能可调整,比如雄兵破敌换一骑当千或人中吕布效果更好,如果不考虑针对菜刀队伍,战必断金可以换成无心恋战或避其锋芒等减伤技能。
注意事项:
1、法正速度必须慢于关羽,此举是为了规避反计之策的犹豫效果。如果法正速度比关羽快,会导致第一回合关羽就得到法正难知如阴的buff,如果他此时处于反计之策的犹豫状态,会白白浪费法正的buff。且到了第三回合,如果受到法正战法效果,也会受到反计之策减伤的影响。
2、蔡文姬由于速度较慢,且反计之策的减伤效果不会对她造成影响,故速度比法正慢也能接受。蔡文姬转弓骑是为了抵挡菜刀队和魏骑等爆发队伍,弓骑的2次回避能够很好的躲避前期的伤害,而对于大嘟嘟等法系队伍,蔡文姬的高谋略也丝毫不虚。
3、关羽要带双输出技能,虽然法正配关羽的情况下,关羽如果带谋定后动看起来会很给力,但是笔者实际测验之后发现,带单输出技能的关羽输出并不充足,且搭配法正的关羽并不是很惧怕控制,因此还是建议带双输出技能比较好。
战报分享:
对阵嘟嘟队:
对阵菜刀队:
对阵变种蜀步:
对阵顶配群吕:
从战报可以看出,蔡文姬在法正的辅助下,基本每场能稳定回复8000兵力以上,关羽战法杀伤也能达到15000左右。
虽然本队投入了许多五星技能,甚至还有战必断金等豪华技能,不过我们能靠这支队伍打出理想的战绩,而且本队的总统率值仅为8,所以非常值得推荐。
全军出击 全民无双征战副本阵容推荐
征战副本的阵容选择,其实真的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为作为主线剧情副本,每一关的三星通关要求各不相同,所以玩家可以选择的武将阵容搭配可以有万千变化。针对各个关卡三星条件的不同,下面给大家推荐部分比较实用的武将阵容,便于大家可以快速的刷图打材料。
首先根据副本三星要求来说下,哪些武将比较好用。
限时通关的时候 ,其实玩家可以选择类似祝融夫人、小乔这种范围型的法师武将,这种武将使用起来攻击范围大、距离远,可以很快的清图清副本。
血量限定的时候 ,玩家自然可以选择一个高攻击的武将作为出战武将使用,然后后面可以搭配徐晃、关平这种血厚防御型的武将,之所以这么搭配,是因为物战的血量一般不高,在全队血量中所占的比例不算高,因而在战斗中即便死亡,一般全队的血量也不会低于50%,所以这种搭配完全是为了撑血量。
死亡限定的时候 ,这个时候其实就是需要玩家注重第一武将的使用,一般可以选择法师,但最好配上貂蝉,一旦第一武将的血量不足时,貂蝉大招开启,就是避免有武将死亡。
另外说下比较热门的武将,一些高玩选择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关羽、吕布、马超这几个武将是玩家可以选择重点培养。因为这几个武将就是典型的征战狂人,技能输出非常暴力,基本上就是单纯的物理绞杀。所以在使用这几个武将的时候,一般可以选择以下几种阵容。
暴力输出阵容 :第一武将选择暴力物理输出型的武将,然后后面两个武将选择有全队武力值或者物理输出加成光环的武将辅助,就是如虎添翼的给第一武将制造没有上限的物理输出,这种阵容就是快速的消灭所有敌人。
全能型阵容 :考虑到物战武将可能皮薄不耐打,那么玩家也可以考虑一下这种全能型的阵容,就是物战武将+韦典+小乔的阵型,能输出、能控、能吸血,非常适合攻打关卡BOSS。
率土之滨规避恢复流阵容推荐分析
减伤恢复流:
减伤恢复流的核心,是通过强力减伤战法与恢复战法的搭配,使队伍战损降至最低。队伍中,保证减伤与恢复类战法拥有较高强度即可,复合型战法更优。例如,张机的自带战法金匮要略就是兼具减伤和恢复两种效果的复合型战法。
除了减伤与恢复,更需要强调的是队伍的输出能力。减伤恢复流在平局中取得优势的原因在于:队伍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同时具备稳定的输出能力。
因此,选择一个稳定且强力的输出武将是减伤恢复流致胜的关键。笔者推荐关银屏、甘宁、贾诩以及在佩戴形兵之极的张角、荀_等。这种类型的武将输出相对稳定,而贾诩、张角、荀_虽然稳定性略低,但上限极高,搭配强力减伤恢复类战法后也可以有效减少战损。同时,置于大营的法系武将与物理系武将相比保险很多,可以有效降低被敌方直穿大营的风险。
阵容搭配:
甘宁:一骑当千+折戟强攻
刘备:白刃+全军突击
汉董卓:反计之策+方圆
此阵容中,甘宁作为主力输出;刘备主要负责减少策略伤害,并利用全军突击清除负面效果,进一步提升甘宁的伤害;汉董卓则提供一定的辅助控制能力。
此队伍的搭配思路非常清晰,用甘宁提供可观的输出,利用刘备和汉董卓自带战法构建防御体系,选取复合型战法白刃和全军突击提高队伍强度。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相当典型的减伤恢复流阵容。
战报分享:
下面是本队的一些战报,供大家参考。
规避恢复流:
规避恢复流,是减伤恢复流的一个变型。两者的相同点在于,都是期望在平局中获得较大的收益。不同的是,减伤恢复流对于武将战法的要求非常高,无论是输出能力还是减伤效果都必须达到较高的水准。规避恢复流则是因为规避类武将较为稀少,其自带的规避类战法本身强度已经很高,较容易达成平局,所以对于减伤能力和输出能力的需求有所降低。
对于规避恢复流来说,减伤类战法是必不可少的。不过,由于规避类战法发动几率偏高,因此单人减伤类战法,如形兵之极、磐阵善守等也足以胜任。
由于规避与恢复的性质相似,规避类战法的效果基本可以与恢复类战法等同,所以这种队伍对于恢复类战法的需求也比较低,总体能够达6000左右的恢复效果即可。
恢复类战法重整旗鼓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重整旗鼓被占用,三星战法援军秘策再搭配一个其他恢复类战法也是可以的。总体而言,规避恢复流需要的要素有:减伤、恢复(保底6000,推荐2-3个恢复类战法)、输出以及最重要的规避。
目前比较成熟的规避恢复流队伍主要有以下几支:形兵魏智队、孙权+甘宁+孙策以及姜维+赵云+步诸葛。以上三支队伍对输出类战法要求不高,队伍相对容易成型,而且队伍强度很高。在规避类战法地位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此流派还可以进一步进行研究和挖掘。
阵容搭配:
大郭嘉:形兵之极+楚歌四起
荀_:极火佐攻+援军秘策
荀攸:草木皆兵+神兵天降
此阵容的核心思路在于,依靠形兵之极的减伤效果,配合荀攸的规避类战法,以此来提高队伍的生存能力。由于荀_的谋略值较高,佩戴援军秘策可以提供更高的恢复率,大郭嘉则适当加速度属性来提供控场能力,至少要高于对方吕蒙的速度,以保证我方输出能力不会被白衣渡江所限制。这个队伍的输出核心是荀_,依靠前四回合形兵之极与神兵天降的双重加成,释放战法对敌人造成巨大伤害。
战报分享:
下面是本队的一些战报,供大家参考。
好了,关于“全军冲击阵容搭配攻略”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全军冲击阵容搭配攻略”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